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一大会议闭幕式上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紧紧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百年奋斗,洗雪民族耻辱,中国人民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如此伟大的成就,是靠党的团结领导和无数个个体共同奋斗、拼搏进取的足迹,汇聚成中华民族前行的铿锵步履,才能实现民族独立、完成全面脱贫、取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大成果。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好日子等不来、要不来、靠不来,唯有共同奋斗才能凝聚起全社会创造美好生活的磅礴伟力。 坚持党的领导,凝聚奋斗合力。党的团结统一是党和人民前途命运所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汇聚奋斗伟力的制度保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创造多方面的条件。要始终保持党的团结统一,更好汇聚起创造美好生活的强大合力;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刻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党的二十大确定目标为导向,不断汇集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化量变为质变,以共同奋斗的磅礴伟力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铸牢共同意识,发挥人民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为全体人民谋幸福、为全体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共同事业为人民,共同事业也必须依靠人民。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铸牢共同意识,才能在实践中形成“拧成一股绳”的强大力量。思想认同首要是理想信念的认同;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在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实践中,必须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武装头脑,推动实践。 弘扬奋斗精神,培育社会氛围。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显著的精神标识,涵养奋斗精神的社会氛围可以不断凝聚共识和力量,努力实现人人参与、各尽所能、各尽其责,以奋斗者不懈奋斗的动力和活力,形成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良性循环。弘扬奋斗精神,一方面要增强奋斗自觉,通过理论宣传和舆论引领,不断唤起人民群众的奋斗激情,唤起人民群众追求梦想、开拓创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全社会培育团结奋斗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要增强奋斗本领,以伟大奋斗实践推动伟大创造、提振伟大奋斗精神,不断增强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