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社会进步的生力军,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接班人。青年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中坚力量。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特别要求青年能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那么,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之下,当代青年应该担负什么样的历史责任,如何肩负起历史责任、进而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栋梁之才呢? 遥顾历史,我们已披荆斩棘走过许多曲折,五四运动已过去100多年,我国青年所处的环境已与当时大不相同,在日新月异、快节奏又高压的社会环境中,在国际形势日益复杂的全球化趋势中,我们中国青年人仍应该摆脱冷气,向上走,向前走,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做一个以有思想深度、勇于发声、有拼搏热气为原则的新时代个性青年,为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坚固的砖垒。 深植思想之“根”,育向阳之“树”。人是一棵有思想的芦苇,有思想、有意识且能进行深度思考是人类与其他物种的根本区别,正因为人有了思想,人才拥有了行动的意义。一个没有思想的人,宛如行尸走肉,无知无觉无存在之意识。要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青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其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培养辩证思维与马克思主义信念。学校应做好思修课的设置和安排,深挖课程与周边设施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集合多方之力,熔铸青年“四个自信”,深植青年“四个意识”,让红色思想之根不断向深处延伸,汲取德才之养分,为正确健康成长提供向阳之力。 常调勇气之“弦”,发理智之“音”。一个国家的进步需要人民的意见,诚恳切实的意见是良好的舆论监督,是反思的一面良镜,是防止发展走偏或停滞不前的方向盘。青年人不能盲目地成为沉默的多数派,要大胆地说话,而且要说真话。但要牢记,勇于发声需建立在理性、合法的基础上,这样的发声才能打动他人,才能让社会看到目前所存在的堵点和痛点,从而想办法解决与改正。要建立包容与严厉并行的舆论环境,鼓励对现行制度存在的漏洞与空白提出的好建议,不因意见所涉及问题的“小、微、细”视而不见,同时也要对突破言论自由范围的不理性、不合法的发言进行处理和规范,营造文明、理性、优质的发声平台。 长孕拼搏之“热”,照阴影之“角”。高压又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青年人需要适时的休息,但不能长期地“躺平”,不能失去拼搏的热情。虽然我们时不时有对生活的无力感,但我们不能任凭消极弥漫、丧气四溢,不能总对生活绕道而行,我们将成为、必成为也正在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中国未来的繁荣昌盛需要我们肩负起责任和使命。作为青年人,我们要适时调整自身心态,学会幽默地看待生活,树立正确的奋斗观,做一个虽然偶尔“低气压”,但总能再次抬头,乐观向前的有热气的个性青年。 从整体上看,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与奋斗。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需要至少两代青年人的共同奋斗。因此,当代青年作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建设者与继承者,不仅要了解把握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出的历史,更要明确其对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要求。 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赶考之路上少不了广大青年,让我们做好中华民族前进的“指南针”,一往无前地驶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彼岸,在历史中成为一股新的洪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