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突出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明确提出了“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强国战略”理念。人才极端重要、极其关键,各类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主要“发动机”,在新时代,所有的短缺中人才短缺最致命,所有的支撑中人才支撑最关键,所有的投入中人才投入最划算。人才工作是综合实力、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各项工作的“试金石”,要努力提供优质的居住、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培育强大的产业支撑,打造宜居、宜业、宜学的城市品质,营造优质的软硬件环境,招引、留住、培育人才。 一、发挥人才制度优势。体制机制是各项工作的基础保障,政策环境是构建人才发展优势的重要支撑。推动人才工作实现新突破,关键要紧紧牵住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这个“牛鼻子”,主动探索、大胆实践,敢于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构建有利于促进人才集聚、激发人才活力的制度环境。 二、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人才竞争的背后实际上是人才发展环境的竞争。要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牵头抓总,各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机制,强化人才政策落实,着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人才工作氛围。 三、营造人才服务生态。紧盯人才当下最为关心的生活保障诉求,进一步提升人才服务统筹层次,适时成立更多面向人才的专业化服务公司,更精准解决人才在住房安居、子女教育、父母养老等方面的现实困扰,最大程度帮助他们消除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让人才安身、安心、安业。只有常态化关心关爱支持人才,真心实意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做好跟踪服务,坚决杜绝“前热后冷”现象,才能真正把人才工作做到人才心里去。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通过创造优质的产业环境,建设宜居的城市环境,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打造优质的人才发展环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充分认识人才的重要性,培养优秀人才,建立完善的人才保障机制以及完善好人才激励制度,从根本上保障人才的流动,全面发挥人才的最大效用,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为培育人才营造合适的土壤。随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各项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这就更需要广大干部练就过硬本领,用更专业的能力服务社会。对于培养干部,也应与时俱进,针对工作属性以及工作需求,采取“精准”培养的方式,做到因材施教,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深入推动党中央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效,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就一定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