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的一个贫穷家庭里,7岁变成了孤儿。他1940年12月18日出生,却于1962年8月15日意外去世。他只活了22个年头,却被人被称赞: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是人民解放方军战士,是平凡而伟大的士兵,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的道德光辉的闪耀人物。 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在奋进新征程的道路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自觉把个人追求融入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从“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的坚定信仰,到“忠于革命忠于党”的赤胆忠心;从“把别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的助人精神,到“永做革命的螺丝钉”的敬业态度;从“不受百炼,难以成钢”的刻苦品质,到“生活好来别忘本”的朴素作风……雷锋同志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 学习雷锋精神,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雷锋精神广为弘扬、赓续传承,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忠诚于党、奉献祖国、服务人民。要不断拓展内容、创新形式、丰富载体,让“雷锋精神”入心入脑,引导党员、干部、群众树立崇高理想追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开展学雷锋活动,更好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我们定能汇聚文明进步的时代洪流,积聚起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激励人们朝着欣欣向荣高地不断迈进。 在中国特社会主义新时代,传承弘扬“雷锋精神”需要我们广大普通党员干部胸怀远大理想、坚守平凡岗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添砖加瓦;需要我们甘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把对平凡岗位的满腔热爱转化为执著前行的职业态度,干一行、爱一行,爱岗敬业、自强不息,脚踏实地、勤勉工作;需要我们干一行、专一行,把忠诚事业、执著进取的职业态度转化为“钉子精神” 的“挤”劲、“钻”劲和“狠”劲,锐意进取、刻苦精业,把自己淬炼成岗位的行家里。 以梦为马,阔步向前。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厦是靠一砖一瓦砌成的,人民的幸福是靠一点一滴创造得来的,我们要弘扬践行雷锋精神,立足本职、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勇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在广袤国土上续写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