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是全国的命脉所在,如果没有农业、农村、农民,城镇必定会失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建设美丽乡村,一直是人民群众长久以来的期盼。民之所呼,政之所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表明“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分为七大内容: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单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城乡差距依旧问题较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施了以三大攻坚最为突出任务的一系列战略部署。 经过八年持续奋斗,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绝对贫困得以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剪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功绩。标志着我国现代化迈上一个新的大台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进一步巩固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全文共八个部分,包括: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乡村振兴行稳致远,我们应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扎实有序的推进重点工作,以超常超强的力度和更强的执行力,不折不扣完成好“三农”的各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真正做到人人有责、负责、尽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