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也是我国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当今世界,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大力建设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支撑。支持和鼓励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对标一流水平,根据国家发展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精准探微注重分类分层、精准施策,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做到落细落小、供需匹配。 坚定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针对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重点抓好战略科学家、顶尖人才、“卡脖子”技术攻关人才、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培养造就大批哲学家、社会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等各方面人才,同时注意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加强人才国际交流,使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为我所用。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完善科学家本位的科研组织体系,完善科研任务“揭榜挂帅”等制度,大胆使用青年人才,激发创新活力,放开视野选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 治国安邦,人才为本。纵览百年奋斗史,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鼓励凝聚各方面人才积极投身于党和人民事业的伟大实践。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我们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配置人才,日益壮大的人才大军必将为一个个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加坚强的人力支撑和智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