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做好新时代的“三农”工作,需要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立场、贯彻新发展理念、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我们能够成功消除绝对贫困,制度优势是重要法宝,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在攻坚克难的减贫道路上,正是由于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举国同心,合力攻坚,党政军民学劲往一处使,东西南北中拧成一股绳,形成了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只要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办成更多的大事难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也将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乡村振兴事关共同富裕的实现,其建设的主体是人民,建设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党始终坚定人民立场,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也是重大责任。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取得实效,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优先保障“三农”投入:一方面,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三农”投入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金融、保险、期货、再保险等政策工具在服务主体、发展产业、防范风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巩固“三农”发展的资金保障体系。 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不是某一地或某一部门的事,各地各部门都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协同好各方关系、全方位推进;脱贫攻坚胜利收官后,“三农”工作重心转向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方要处理好新、旧任务衔接的关系;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方面要全面推进,不能厚此薄彼、顾此失彼,要处理好全要素推进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理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投入更多。不仅要注重在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多个领域精准发力,而且要认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把握好各个领域间的相互联系。唯有如此,才能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路上行稳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