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互联网日益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全球网络空间的发展必须深化国际合作,携手构建。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进一步印证中国不仅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坚定践行者、有力引领者。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进一步要求“坚持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为网络空间国际治理提出的中国方案,不仅是一项重要公共产品,更是当代中国在世界互联网发展方面作出的重大理论贡献,对推动世界网络空间的繁荣进步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信息革命时代潮流浩荡前行,互联网日益成为推动发展的新动能、维护安全的新疆域、文明互鉴的新平台,网络空间承载着人类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此同时,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减少发展赤字、破解安全困境、加强文明互鉴等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时代课题,在网络空间愈发凸显。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既是回答时代课题的必然选择,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呼声。“三个倡导”确立了发展优先、安危与共、文明互鉴的网络治理重要原则,为各方深化交流、务实合作破局开路,为共同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迈向新阶段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网络空间的具体体现和重要实践,也是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类的必然选择。同一个世界,同一个互联网。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各国虽然国情不同、互联网发展阶段不同、面临的现实挑战不同,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愿望相同、应对网络安全挑战的利益相同、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的需求相同。互联网发展是无国界、无边界的,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家园,各国人民在网络空间休戚与共、利益攸关。国际社会应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全球事务由各国人民商量着办,把网络空间建设成造福全人类的发展共同体、安全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实现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 发展是第一要务,适用于各国。信息通信技术加速融合创新,数字赋能在各领域加速渗透。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互联网普及、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创造、安全风险防范、数字技能掌握等方面的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严重影响和限制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数字鸿沟依然在深深地割裂着城市和农村、富裕和贫困以及发达世界和第三世界。发展共同推进,就要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采取更加积极、包容、协调、普惠的政策,推动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加快普及,为不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群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网络服务。加强政策协调,促进网络知识产权保护。在网络空间命运同体中,不能让任何一个全球公民掉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