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大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全面部署。大会强调,十年来,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目标要求,与以往不同的一个最大特点是,不提“翻番”类指标,也没有再提对增长速度的数量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已经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必须将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加突出发展质量,着力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从而达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我们所要达成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从根本上说,我们党百年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一伟大目标。不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将背离奋斗的初心。面对着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要深刻认识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可能一蹴而就。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各种风险挑战。我们要时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统筹发展和安全,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这些重大原则是成功经验的总结,也是夺取新的更大胜利的有力保障,我们必须将其全面落实到各项工作之中,为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的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