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表达诉求的途径也逐渐从线下转为线上,民意民声在一个帖子、一张图片、一段调侃的段子或是时下流行的网络热词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互联网已成为社情民意的集散地,反映民情民意的“镜子”。因此,党员干部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走好群众路线,倾听民声,了解群众当下难点、痛点问题,办实事、解民忧,更好造福人民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现如今,网络空间是凝聚社会共识的主阵地,是新时代的“田间地头”,党员干部要通过网络倾听民声、听真话、了解民意,就必须时刻处于“在线”状态,以网民的身份,经常上网瞧一瞧、听一听,并积极回应网民关切的诉求问题,真正走好网络群众路线。 当然,要通过互联网渠道听民声、了解民意,党员干部还需了解网络热词、近期网络热点事件等。尤其网络热词,它所折射的是社会各阶层多数人的精神诉求,反映着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披露着目前社会可能存在的一些民生问题。因此,党员干部必须要掌握互联网思维,懂网络词,说网络话,如此才能抵达民意节点,把握舆论焦点,解决社会痛点。 互联网架起了线上干群沟通的桥梁,党员干部除了触网、懂网还必须学会用网。用网之道既要把握互联网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提高甄别网络声音真假能力,以“键对键”与“面对面”相结合的形式,了解网络声音的真实情况;要摆正姿态,带着为民服务的初心去上网,带着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目的去用网,虚心接受网上批评、反对的声音,在“键对键”的回应中,缩短干群之间“心与心”的距离。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人民谋幸福是党员干部矢志不渝的追求。在互联网时代,党员干部必须借助互联网渠道,倾听网民意见,汲取网民智慧,回应网民关切,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可感可及的幸福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