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本的价值立场。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把“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作为未来五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做好文化建设工作,必须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重要的是保持真挚的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文化工作者要保持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自觉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天职。无论是文艺创作、文化产品生产,还是公共文化服务、文化设施建设,都应当把人民需要作为着力点,把人民欢迎、人民满意作为目标追求,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国发展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积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优秀文化产品,努力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和对高品质、个性化的文化需求,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品质。基层是文化建设的重点和薄弱环节,必须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基层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增加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需要和欢迎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真正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