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市场主体正在努力复工复产,而公众计划在春节期间做好出行安排,展现出对未来的高度精神和积极期待,反映出人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强烈信心。
强大的信心来自何处?首先,它来自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要看短期数据,还要看长期趋势。一年来,中国经济顶住压力,稳中求进,持续巩固反弹态势,展现了大国经济韧性;过去五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超过5%,好于全球平均水平;在过去10年中,中国的经济总量翻了一番,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位居第一。凭借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潜力、超大规模市场的力量以及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年均增长率,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趋势势不可挡。实践表明,中国经济数据的短期波动是短期的,而趋势和战略趋势是稳定和改善。
风中见劲草,火中见真金。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但也因为中国经济已经通过了许多“压力测试”,有能力上坡并打开屋顶。回顾过去10年,沙滩上有多少风险,要攀登多少困难,要突破多少困难,但世界听到了这样一个响亮的回应:“遇到了很多困难,有些困难是前所未有的,但我们做到了。”记得2020年疫情突然爆发,中国不仅控制了疫情,而且成为当年世界上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人们仍然记得,美国单方面发动了贸易战,但近年来,中国不仅稳定了经济,还保持了产业链供应链的基本稳定。这充分表明,中国经济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克服短期风险挑战,赢得未来长期发展。
就像一艘在海上航行的船,海浪的起伏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湍流,但只要底盘厚实,船就能抵达对岸。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来自其坚实的基础。从基本面看,市场巨大、有空间,产业完备、有能力,政策支持有力,创新发展充满活力,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充满活力。预计今年的经济运行将整体回升。为什么不害怕经历风暴呢?从制度环境看,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为什么我们害怕各种风险和挑战?只要基本面不变,基本面稳定,压舱石坚实,中国经济之船就能劈波斩浪,稳步迈向未来。展望未来,我们拥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完整产业体系的供给优势、勤劳智慧的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文优势。只要真正激发各方面的优势和活力,就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和大国战略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
只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中国经济发展就会有坚如磐石的基础、风雨见彩虹的韧性和光明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