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3|回复: 0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热起来”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8

主题

0

回帖

66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66
发表于 2023-1-29 10: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国向世界传递中国精神、彰显中国价值、表达中国魅力的重要载体之一。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必须坚持创新发展、深化交流互鉴,不断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大国形象。
坚持创新发展,增强中华文化的民族凝聚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基工程。党高度重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一贯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想在现代世界里保持自己的文化自信,既要对传统文化保持敬畏传承的态度,也要时刻怀有清醒反思和净化革新的自觉。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制约和影响,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部分。因此,必须把优秀的内核剥离出来,更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例如,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上,无论是二十四节气的声光电全新展现,还是折柳寄情的深远寓意,都离不开主创团队的创新表达,各种新颖的表现形式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全世界观众对我们的文化有了更为立体的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治国理政、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对国内外重大挑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崭新阶段,有力凝聚了民族精神,得到全世界中华儿女高度认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精神力量。
深化交流互鉴,提升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不断向前发展。2022年,上海进博会成功举办,汉水古琴、秦巴弓箭、竹编技艺等中华文化纷纷惊艳亮相,在向世界展现魅力的同时,生动讲述着中国同各国一道,凝聚共识,共克时艰,迎接新光明的故事。近年来,中国文艺精品远渡重洋,取得了较好的国际反响。从20世纪90年代央视版四大名著电视剧风靡日韩和东南亚,到《甄嬛传》、《琅琊榜》等古装剧大受海外观众追捧,再到《父母爱情》、《人世间》等年代剧在数十个国家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海外收获大批拥趸,越来越多本土的优秀视听作品被世界看到,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随着传播手段的迭代升级,科技也正在改变着文化的传播方式和呈现形式。比如,敦煌莫高窟利用数字化技术让千年石窟“活”起来,《国家宝藏》节目采用全息影像技术等多种数字科技对国宝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经典里的中国智慧》通过多语种平台与海外观众见面。加强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要通过媒体活动、文化旅游等多种形式的交流互鉴,让世界更好地认识、理解中华文化的今与昔,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泱泱中华,文明博大。未来,我们一方面要在创作上着力,走出国门展示中华形象的文艺作品既要存异又要求同,要能够在世界引发广泛共鸣。另一方面,也要做好海外宣发及传播工作。“酒香也怕巷子深”,文艺作品想要走出国门,需要不断拓展自己的海外发行网络和渠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上一篇:迈上新征程 创造新伟业
下一篇:打造人才发展“黄金谷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2 19:50 , Processed in 0.257134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