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作出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论断。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做好新时代对外工作,就是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争取更多理解支持,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中国共产党从人民中走来、依靠人民发展壮大,历来有着深厚的人民情怀,不仅对中国人民如此,对世界各国人民同样如此。“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是我们响亮的革命口号,“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是天安门前不朽的开国标语。对外友协成立至今,积极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对外友好组织、友好人士和各界朋友建立友好联系,展开常态交流。改革开放新时期,民间外交突破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些认识偏差,更加致力于人文交流以及自然灾害救助、人道主义援助、社会民生与人类可持续发展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民间外交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对象范围向全球覆盖,交流合作内容向经验分享、民生发展、人才培养、技术输出、志愿服务等方面快速延展。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同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克时艰。我们在自身疫情防控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为全球供应了2800多亿只口罩、34亿多件防护服,向80多个有急需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中国人民以实际行动彰显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真诚愿望,用真情大爱拉近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距离。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党的这一初心使命决定了中国外交要履行的责任与担当。珍视独立自主、弘扬公平正义,党的这些价值追求决定了中国外交要秉持的基本原则。坚持和平发展,谋求合作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党章和宪法的规定,也是中国外交要努力的道路和方向。 党领导下的中国外交,是矢志不渝促进和平发展,是矢志不渝维护公平正义,是矢志不渝倡导互利共赢,是矢志不渝完善全球治理,是矢志不渝创新外交理论,更是矢志不渝捍卫国家利益。珍视独立自主、弘扬公平正义,党的价值追求贯穿于中国外交秉持的基本原则,非要说究竟什么是中国外交,那么“我们从来不会欺负别人,但也绝不允许别人欺负我们,如果有人妄想这么做,必将在14亿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的头破血流”。大抵这就是对中国外交的最好诠释。 “千秋伟业,百年只是序章,未来必将可期。实践已经证明,党的领导是中国外交最大的政治优势,是中国外交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根本保障。”我们将一如既往坚持党对外交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用党的光荣传统砥砺外交风骨,用党的历史经验启迪外交智慧,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