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准群众诉求,及时解决基层群众的困难和矛盾。”同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社会治理领域的生动实践,也是科学把握治理规律、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探索。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大经验,其核心在于走好群众路线,发动和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新时代“枫桥经验”是紧贴实际、扎根基层的经验,它的制度关怀触及群众生活的细致末梢,它的治理成效成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实际上,正是党正确贯彻群众路线,充分支持群众、信任群众,形成了党群联动、多方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才使得风险预防、矛盾化解、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等具备了有温度、有效率的基层社会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会治理的根基在基层、矛盾纠纷发生的场域在基层,“枫桥经验”发挥功能的基础也在基层。新时代“枫桥经验”写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在实践中,培育更有韧性的基层社会关键在于基层社会的基本能力建设。因此,在体制机制融合上,要通过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领导机制,如尽快设立地方各级党委社会工作部门,实现组织部门、政法部门和社会工作部门之间的无缝对接,形成分工明确、合作有效的执行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