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开辟了治国理政、管党治党新境界。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要使党和人民事业不停顿,首先在理论上不能停顿。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继续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不断总结经验、认识规律,不断作出新概括、创造新成果。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聆听时代声音,深入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使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国文化和旅游工作者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人心、激发力量,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要坚持正面宣传和舆论斗争相统一。意识形态工作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政党自身而言,意识形态是其成员的思想基础,对整个社会而言,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的整合功能,能够“将支离破碎的社会、社会各层面的利益冲突乃至分散离心趋势的社会整合到‘共同利益’中, 通过对‘共同利益’的强调来整合各种分散的受压迫的力量以保证社会处于稳定状态”。因此,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提高正面宣传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奏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但“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绝不意味着放弃舆论斗争”。在思想文化日益多元化的今天,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我们要增强政治鉴别力,正确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做到“立”“破”并举,以“破”促“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