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涓不塞,是为江河;源源不断,是为奋斗;生生不息,是为青年”。青春里的奋斗,是一往无前的路,是无所遮挡的群山,是无法阻拦的海浪,从誓死捍卫国家主权的五四青年学子,到前仆后继奔入抗疫战场的青年突击队,从“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边防战士,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从奉献乡村振兴的青年第一书记到托举中国制造的青春力量......正是无数青年的持续奋斗,才汇聚成新时代中国奔涌向前的“滚滚洪流”。九万里风鹏正举,新时代的青年,当毅然挺起坚实的臂膀,以脚踏实地的韧劲和干劲、执着奋进的姿态、务实肯干的精神,在劈波斩浪中踔厉奋发,在披荆斩棘中奋楫前行,在攻坚克难中将“强国之志”转化成“报国之行”,以青春奋斗之我,书写中国明日之奇迹。青春生生不息,奋斗未有穷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礼记》,这是孔子理想的“大同景象”,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欣欣向荣。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都引用这句话,表达共产党人人民至上的初心追求和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一呼百应”?一条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而今,党的二十大为我们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锚定了新的中心任务。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把立党为公、对党忠诚作为为政之魂、立身之本,要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忠诚于党的理论、忠诚于党的领导、忠诚于人民,自觉把对党忠诚作为干事创业的方向、灯塔和不竭动力,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出自《尚书·五子之歌》,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所在,老百姓生活安定了,国家就会安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人民至上,就是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百年来,我党坚持这样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才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在新的起点上,广大党员干部要紧跟党的步伐,坚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成绩“守摊子”“唱调子”,不能习惯于“空抱怨”“发牢骚”,要把实干苦干、为民善干作为座右铭,立场多向群众转一转,感情多向群众靠一靠,切实把群众急难愁盼的事办实办好,在群众关心的就业、就学、就医、救治等事项上花更大精力、下更大功夫,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