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起宁德,兴于福建,推向全国。今年是“四下基层”工作制度提出35周年。国之大者,在乎民也。“四下基层”是坚持人民至上的生动写照。 “四下基层”即领导干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当前,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扎实开展,“四下基层”是重要抓手。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是“四下基层”的重大任务,就是要加强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力度,既要利用好传统的媒体和新媒体的宣传功能,也要把握好基层群众的受信特点,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活动。在宣传政策的同时,也要重点推进政策的落实落地,真正地将惠民惠企的这个政策红利送到群众和市场主体的手里。 调查研究下基层是“四下基层”的重要路径,变“群众呼声”为“政策哨声”。就是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俯下身子,方能摸清工作底数,挖掘自身优势,找准目标定位,凝聚聚众智形成高质量推进工作的思路举措。 信访接待下基层是“四下基层”的重要举措,就是要让矛盾纠纷在一线化解。始终秉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把群众上访变为领导下访,真正的走到群众当中去。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工作做实做细做准,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现场办公下基层是“四下基层”的重要方法,就是要把窗口前移,到群众聚焦的地方,到生产的现场,到工厂一线找问题,在一线破难题,在一线抓落实。既要“稳扎稳打”、现场就办,也要“小步快跑”、急事急办。对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又悬而未决的问题,要主动前往一线调查研判,集中研究解决措施,在解民忧、纾民困过程中持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四下基层”的重要作用就是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要把“四下基层”作为重要抓手,突出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巩固好、发展好,使我们党的执政根基更加牢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