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廉政家风 强化内部控制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眉山市三苏祠考察时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强化自律,涵养“大家庭”的廉政家风,对于引导年轻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至关重要。
涵养廉政家风,要增强内控意识。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的关键是要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内控管理意识,强化单位负责人的管理职责。只有管理层将内部控制作为优化行政活动的战略方向,才能使内部控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充分利用观看典型案例等多种方式宣传,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自觉提高风险防范和抵制权力滥用的意识,确保权力规范有序运行。
涵养廉政家风,要加强内控人力资源建设。任何内部控制制度的成效都取决于其设计水平和高素质人员的贯彻执行。要建立高水平的内部控制队伍,必须从源头抓起,坚持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进行公开招聘,能者居之;在人才培养方面,应积极聘请专业人员对广大职工干部进行内部控制知识培训,引起全员对内部控制的高度重视,同时积极鼓励财务人员等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往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师等方向发展;建立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奖惩机制等,将内部控制纳入绩效考核范畴,坚持追责问责,形成内部控制监督常态化。
涵养廉政家风,要完善内控制度及流程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除了要形成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体系支撑,更要一把手牵头,确定统筹部门,明确各部门分工,形成联动机制,进而形成新的内控机制,实现单位的“自转”。其次,要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和激励机制,鼓励社会第三方参与相关制度的制定,业务流程中风险点的把握,业务流程的梳理,关键岗位的设置、风险评估等,同时发挥外部监督作用,形成建设合力。
涵养廉政家风,要加强内控监督机制建设。一方面是要强化来自于人的监督。按《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应切实加强对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由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参与的协调机制,协同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和监督检查工作。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单位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实施情况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将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如聘请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对本单位进行全面审计,并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的事中、事后审计,有助于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阶段的监督以及对各业务模块的全面监督。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技术的监督。合理规划信息系统,借鉴学习高级的SAP系统,将内控机制与制度嵌入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系统中,合理授权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对业务活动实施有效控制。 作者:何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