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号召全党求真务实、创业实干、久久为功,勉励各级干部“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是联系群众的纽带。广大基层干部只有在工作中“放下架子、沉下身子、迈开步子”,才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踏踏实实地干出一番成就。 放下架子,锤炼一颗“想干事”的真心。党和国家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为此所有党员干部需在群众事业上勤学习、勤思考、勤实践,切实给老百姓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基层干部若是脚不沾泥土、心没有敬畏,只是单纯地把国家交给自己的任务当作一份工作,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都是对肩上责任的懈怠,不仅会影响政府的形象,更会伤了老百姓的心。因此,基层干部要始终坚守为民初心,秉承“想干事”的态度,把“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的为民精神作为人生追求,“放下架子”,深入基层一线,了解民情,听取群众心声,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沉下身子,积累一身“能干事“的本领。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面对繁琐的工作,基层干部光凭一腔热血无法解决具体问题,不讲方法蛮干更是不行。基层干部要练成“笔杆子”,懂得将基层工作中形成的经验、总结、困难撰写成材料向上级汇报、向同事分享,帮助领导及时掌握实际情况,起到“文以辅政”的作用。基层干部也要会“耍嘴皮”,练就会说“方言土语”的本领,学会和群众打交道,知道群众所需所想,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迈开步子,获取一生“干成事”的动力。干部二字,“干“字要当先,“实”字要托底,基层干部履职担当是检验其是否为民办实事的标准。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敢于迈开步子干事创业,扑下身子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甩开膀子为民造福,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敢闯敢干,切莫做走马观花、纸上谈兵的“挥手干部”,要及时了解、掌握百姓生活的难点、基层治理的堵点、改革发展的痛点,坚持问题导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实践中提升发现、分析问题的洞察力,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担当中获取一生“干成事”的动力。 供稿单位:贵州省从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作者:莫应红 联系电话:159025573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