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以战略思维总揽,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善于谋长远、谋全局、观大势,准确把握形势,科学谋划战略,保持战略主动,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要以辩证思维“析事”,坚持两点论,一分为二看问题;坚持重点论,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善于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抓住关键、找准重点、解决问题。 要以系统思维统筹,注重用系统思维方法来推进党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变革。注重系统的整体性和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协同性。注重系统的开放性与环境的协调性。注重系统的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注重解决非平衡问题,推动系统走向动态平衡。 要以创新思维破局,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善于应对形势变化,善于打破思维定势,有敢于冲破旧格局、锐意进取的勇气,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要以历史思维知鉴,坚持用唯物史观正确认识历史,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坚持“端起历史的望远镜”,不能被乱花迷眼,也不能被浮云遮眼;坚持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坚持增强历史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要以法治思维促治,谋划工作要运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要运用法治方法,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的法治思维能力培养。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落实到执政实践中,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要以底线思维托底,坚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时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明确底线、守住底线,防止最坏结果出现。坚持从最坏处准备,向最好处努力,牢牢把握主动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