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所在、难点所在,也是潜力所在,加强县域商业建设、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的需要,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具中有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的作用。 当前,我国县域商业还存在着政策支持力度低、商业设施不完善、消费环境待改善、产业布局不合理、科技创新水平低等问题,因此,补齐县域商业体系短板,无疑会更好地促进流通畅通和农民收入、农村消费的双提升,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互进。 加强顶层设计,浇筑布局谋篇的坚实基础。推进县域商业建设是一项涉及全局、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全国上下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笃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加强顶层设计、科学精准谋划,全力加强县域商业建设,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谋篇布局上,要本着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投资等一系列政策上向县域倾斜,建立合理激励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加强县域商业建设。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随后,供销总社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一系列新政策的出台给县域商业提供了大有可为的发展空间。在落地落实上,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抓住重点任务,明确完成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状,把工作做细、做实,确保各项工作按质、按量、按时落到实处,让“大有可为”成为“大有作为”。 打造科技支撑,拓宽提质增效的强劲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但长期以来,由于部分县域科技资源相对缺乏、科技服务体系不完善,国家和省出台的新政策常会遇到“落地难”的现实问题。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是县域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破解县域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有效途径。一是,以“数字经济+”为抓手,积极探索“政府+企业”联合引才机制,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育,积极构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合作平台,推动科技创新与县域经济社会融通发展,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实现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加强金融创新支持县域工业绿色发展,努力提升县域文旅产业发展水平,构建生活环境优美、生态系统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格局。 结合三农工作,写下共同富裕的时代注脚。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把县域商业建设同做好“三农”工作结合起来,是题中应有之义。加强县域商业建设、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畅通城乡双向循环,推进农村商贸网络体系建设,加快补齐农产品冷链设施短板,让农产品“飞”出大山,让工业品“走”进农家。当前,农业农村部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供销系统不断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鼓励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果蔬业、林茶业、中药材业和特色养殖业,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拓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以质量和流通,推动农村消费提质扩容,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一线大城市经济发展逐渐接近成熟状态,未来,如何充分挖掘县域发展潜力,让小城市撬动发展大格局,将是国家实体经济能否再进一步的关键,还需社会各界在发展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前行。 作者:蒋欣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