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国资重镇的上海,按照“做强做优做大”要求,国有经济进一步成为坚决执行重大战略的骨干力量、经济转型升级的可靠支撑力量、深化改革开放的积极参与力量、改善民生的坚实保障力量。 压舱石”“稳定器”作用凸显,实现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与党的建设同频共振。国有经济加快发展壮大的同时,国有企业竞争力、影响力不断提高。目前,上海已有6家地方国企进入2021年世界500强,5家国企进入全球行业排名前三,7个国企品牌入围2021年亚洲品牌500强,17家国企进入2021年中国企业500强。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压力,今年年初上海就提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三个“高于”的目标:地方国有企业收入、利润等主要经营指标同比增速超过上海GDP增速、高于全国国企平均水平、主业利润增幅高于利润总体增幅。当前,这些体现发展质量的目标正在一一实现,国有经济“压舱石”“稳定器”作用在经济复苏的关键时期充分显现。 大型国有企业带头聚焦国家战略,实现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与党的建设同频共振。疫情后,国有经济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速“比翼齐飞”,成为上海经济运行中的一个新特点。以航空、人工智能等行业为例,它们均是上海国资国企新一轮投资布局重点领域,而上半年民间投资在这些领域均超过1亿元。近期,上海20家国企集团80余家企业开放100多个场景,面向全社会“揭榜挂帅”,与各类所有制企业一同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大型国有企业带头聚焦国家战略,率先打造现代化产业链;民营企业同步跟进,在产业链供应链上与国企深度合作,优化效率、优势互补……这样的模式令投资产出更高效益,令新产业、新区域迅速集聚新动能,也令各类要素资源配置更具效率。 “国字号”品牌根本动力在党的领导,实现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与党的建设同频共振。疫情来袭时,累计生产、储运防疫物资4亿多件,捐款捐物超过4亿元;复工复产时,减免中小微企业租金65亿元;脱贫攻坚中,结对帮扶的112个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目标;台风过境、旧改推进、常态化防疫……涉及城市运行、民生保障的桩桩件件之中,上海国资国企广大干部职工总是那支令人信赖的队伍。一次次考验中,一个个“国字号”品牌,或在台前,或在幕后,在市民群众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队伍和品牌背后,根本动力在党的领导。近年来,上海国资国企坚持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始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