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觉醒年代》中的“三股气” 最近,献礼建党百年的好剧《觉醒年代》火速出圈,霸屏热搜。该剧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主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觉醒年代》的关键词是“思想”。思想的觉醒,就是正气、地气、朝气“三股气”的觉醒。立足当下,青年组工干部更要读懂《觉醒年代》中的“三股气”。 觉醒的浩然正气。《觉醒年代》中,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思想先驱,面对帝国主义、反动政府的威逼利诱、软硬兼施,始终保持着刚正不阿的气节,以“燃烧小我”之“星星之火”,促成了中国人民思想广泛觉醒的“燎原之势”。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正气是做人的立身之本,更是从政的道德规范。因此,组工干部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不仅要经得起急难险重任务的“硬”考验,而且要经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软”诱惑,涵养浩然正气,用初心使命洗涤心灵、固本培元,修怀德之身、树清正之风,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征程上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觉醒的天然地气。《觉醒年代》中,以鲁迅、胡适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以书写评论、小说、翻译西方文学等“接地气”的方式,开展新思想、新文学、新语言的创造和普及,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实现了“广开民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来自人民、扎根人民、为了人民,是我们党建党、立党、兴党的根本。“接地气”就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组工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理念,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善用百姓话、多讲平常话,变说教为故事,变深奥为生动,切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要听足、听懂、听透群众的家常话、唠叨话、苦水话,从而不断在服务群众中增加底气和灵气,在攻坚克难中汇聚智慧和力量。 觉醒的盎然朝气。《觉醒年代》中,以陈延年、毛泽东为代表的新青年,直接沐浴新文化的雨露,始终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淋漓尽致地展现出青年的盎然朝气。朝气锐,昼气堕,暮气归。朝气是精神振作、力求进取的气概。青年组工干部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先锋力量,要始终保持盎然朝气,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在党的建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疫情防控等“大考”中展现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在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中焕发出青春最绚丽的光彩! 作者:江骄伟 单位: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四面山镇人民政府 联系电话:182082076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