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08月11日,人民日报 )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干部要真正沉下去,扑下身子到村里干,同群众一起干,第一步就是融入群众。 福建省泉州市涂岭镇前欧村驻村第一书记黄洪成发现,群众不熟悉政策,进城办事也不方便,于是推动在村里设立了党员便民代办服务点,让党员多跑腿,免费为群众办理养老保险、低保、医保、旧房翻建等证件。 扶贫干部从急难愁盼事干起,干到群众心坎上,干出团结一心好局面。他们也确实不负组织重托、不负群众期待,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工作落脚点,努力当好党和群众的连心桥,让党群关系更紧密、更融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增收是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现在贫困群众吃穿不愁,农业产业要注重长期培育和发展,防止急功近利。近些年,在扶贫政策指引下,广大驻村第一书记访民情、汇民智,依托农村特色优势资源,积极推动产业发展,农村地区焕发出勃勃生机。 走进重庆市长寿区龙河镇保合村,池塘蛙声如鼓,橘林果子飘香,青瓦白墙的农房整整齐齐,还有村史馆、保合书院,三三两两的游人信步其间…… 村子的喜人变化,离不开驻村第一书记罗利的努力。齐整短发,说话爽快,一接触,罗利的干练利落就令人印象深刻。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后,罗利发现村子面临着产业提升的问题,村里有4000多亩柑橘园,何不就此发展休闲产业?她和村“两委”积极谋划,请来专业团队,打造“橘文化节”和“一院一品”景观。 名气大了,人气旺了,村里又顺势引导村民办起了民宿、农家乐。去年,一直在城里打工的村民黄凤辞了工作,回村经营民宿。走进她家的民宿,暖色调的回廊里挂满画作,富有艺术气息的设计令人耳目一新,也引得游客流连忘返,生意火爆。 发挥自身优势、激发村子优势,找准致富法子、蹚出发展路子。一大批富有乡村特色的产业在各地扶贫干部的帮持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不仅增强了村子的“造血”功能,还为当地群众带来了新思路,激发了村民的信心和活力…… 接地气长才干,同群众感情加深了,能力本领提高了。基层是干部干事创业的大舞台,是增长才干的练兵场。选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给党和国家事业培养一批熟悉基层、对群众有深厚感情的优秀年轻干部。 一线就是前线。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任务,都要落实在基层。在易地扶贫搬迁、集体经济项目等岗位,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驻村第一书记奋战的身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选好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特别是要下决心解决软弱涣散基层班子的问题,发挥好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非常之事,当用非常之举。从政策设计上看,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要求实现两个“全覆盖”:对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全覆盖,对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就是要将政治过硬、能力突出、作风优良的干部派下去,以力量下沉的方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因此,选派第一书记,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就是帮助抓班子、带队伍、建制度,努力把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了,干部群众的精气神也提振了,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引领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支部强,人才聚,产业兴,村子旺。如今,广大农村到处是活跃的创造,呈现出光明的前景。站上新起点,奋进新征程,广大驻村第一书记仍将冲锋在前,用汗水浇灌脚下的土地,把希望播撒在群众的心底,和乡亲们一道奋力绘就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广大驻村第一书记深入群众,想其所想,急其所急,忧其所忧,坚持原则,敢抓敢干。说实话,做实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的群众贴心人,砥砺前行成为新时代的先锋者。 作者:王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