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特殊历史阶段,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培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崇高革命精神和优良革命传统。(8月3,人民网-人民日报)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时期是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的关键时期。1935年10月,从江西出发的中央红军,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历经千难万险实现逆境突围,抵达陕北吴起镇。1937年1月,中共中央机关迁驻延安。延安成为了中共中央新的“革命地”,也成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出发点”。十三年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低谷走向高峰,最终扭转了中国的乾坤。我们党在延安时期的活动,在党的历史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十三载可歌可泣的恢弘篇章,孕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延安精神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延安时期,毛泽东从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一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延安精神正是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伴随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选集》4卷159篇文章,其中112篇写于延安。
延安精神拥有跨越时空的力量、永恒不变的价值。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我们更要用好延安精神这个生动教材,“用以滋养初心、担当使命,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新征程上谱写新的伟大篇章。(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