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广大青年提出殷殷期盼。(8月3日,新华网)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1916年的春天,革命先驱李大钊先生写下的《青春》,为风雨飘摇的中国吹响了觉醒的号角,唤醒了无数青年为国家找回春天的决心和毅力。从此,“中国青年”这个光荣的群体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扎根奉献,用青春和汗水背负起国家之兴、民族之兴。 上世纪初,无数仁人志士开始救亡图存。从北大红楼到嘉兴南湖,一群中国青年肩负起救国救民的重担。他们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用有限的青春,建无限的民族解放大业。从《可爱的中国》到《谁是最可爱的人》,每一字、每一句都在唤醒热血的中国青年,为最爱的母亲前仆后继,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在那个红色年代,我们看到了陈延年、陈乔年兄弟的从容不迫,看到了方志敏、赵一曼的英勇不屈,看到了黄继光、邱少云的钢铁意志,每一个为国家、为民族而战的“圣斗士”,无一不是最有志气、最有骨气的中国青年。 电影《黄大年》中黄大年说过:我们个人的梦想只有和国家民族融在一起,才能焕发出惊人的力量。今日之中国,从不缺少青年战士。从脱贫攻坚第一线到疫情防控第一线,从城市乡村到祖国边疆,从奥运赛场到科研一线,“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80后、90后、00后从不畏惧每一次困难和挑战。从黄文秀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到陈祥榕的“清澈的受,只为中国”再到杨倩的奥运首金,他们都在为国而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战。今天的中国,我们底气十足,今天的中国青年,早已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民族复兴之大业中,披荆斩棘,砥砺前行。 青春是朝气蓬勃的,青春的我们是无限可能的。中国青年时刻准备着,中国青年时刻战斗着。新时代之青年将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寄语,不负党和人民重托,聚磅礴之力,挺中华脊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 (作者:尹晓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