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optimistic 于 2021-7-19 17:20 编辑
近期,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持续进驻多省市实施环境保护督察工作。环境保护督察是促进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纵深发展的重要实践,因此,各地区要扎实部署各类环境问题的排查与整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督察迎检工作,全力护航环保督察开展,全面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环保督察是一道政治问答题,坚持从问题本身入手,才能答好环保政治题,绘画生态文明卷。中央环保督察组在进驻山西、辽宁、安徽、江西等8个省(区)期间就查实了一批涉及违法排污、垃圾填埋、违规施工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分析研判,进一步挖掘出更多潜在问题,探索出更多深层次原因。因此,坚持问题导向,对发现的问题定性定位、分别分类,通过细化研究、分析判断,就能在厘清问题关系的基础上,剖析出背后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发现问题举一反三、以点带面的就能找准“症结”,把准“病脉”,进而明确当下督察的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和重点人员,为后续提出整改方案提供有效遵循。 找准问题、剖析原因是基本,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高效措施才是重点。针对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共性”问题,应着眼全局、综合施策,要学习借鉴相似案例的整改方法,优化整改措施,加速整改进度;对于“个性”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精准把握内在机理,深入剖析背后原因,因地因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可操作性的整改措施。针对“老”问题,要在设立长效监督和治理机制的基础上做好“回头看”工作,通过总结处理经验,创新治理手段来确保整改既治标又治本;对于“新”问题,要抓住其在形式新、领域新、表现新等方面的特点,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做好跟踪排查、全面调研,进而制定出有效整改方案。 要推动环保督察工作走深走实,确保生态建设取得高质量成效,还需要筑牢督察防线,落实整改机制。在督察方面,要擦亮“火眼金睛”,提高警觉性,确保不出现“以关躲检”“以停待检”的情况,还要联合多部门共同发力,推动形成上下高度重视、思想统一的局面,进而用“铁腕”措施筑牢督察“堡垒”,确保相关企业不碰“红线”,相关人员不越“底线”。在整改方面,要严格落实问责机制,建立健全惩处机制,从严从重处理涉案企业和人员,织密织牢整改“防护网”,还要通过信息公开、通报批评等手段警醒所有企业和人员,拉实拉紧违规“高压线”。只有督察和整改同时发力,同向发力,才能切实看到生态环境的高质量转变。 环保督察的有力实施是推动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们必须肩负起的责任,因此,要提高责任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切实助力督察工作的稳序推进。首先要坚决扛起环保督察政治责任,站稳站牢政治立场,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实将责任扛在肩上,凝聚起党员干部的强大合力,稳步推进各项督察整改工作落实。还要主动担负起环保督察的社会责任,站稳人民立场,强化为民情怀,坚持督察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地方出发,坚持整改效果要有效惠及人民群众,进而构建起政民共督,政民共护的良好生态环保局面。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民生福祉、民族发展,只有扎实做好环境保护督察,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四川德阳 杨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