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的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绿色是发展的底色,要想经济发展好,把好“三关”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更是不可懈怠。 严把平衡关。“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当下众多野生动物园正面临着动物繁衍、动物成长、动物饲养等众多问题,人类与自然间的微妙平衡也日渐被打破。若是人类一味的无序开发,无度索取,无理建设,那必然会遭受大自然无情的惩罚。因此,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在人与自然之间寻求平衡、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平衡,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严把毅力关。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便可以完成的事情,它需要有必胜的信心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像是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经过五十多年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沙地上的艰苦奋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像是1952年,自库布其沙漠第一个国有治沙站建成起,到代代库布其沙区群众的守望相助,在一望无际的沙海上开辟出一条沙漠绿色经济之路,这众多的实践与变革,证明着每一个绿色奇迹的出现都离不开一代代人的奋斗,都需要历经时间的打磨和洗礼。 严把制度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同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这些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查工作规定》、《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办法》等众多制度的出台,充分体现着党和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这为夯实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建设美丽中国发挥重要保障作用,让建设生态文明有规可依、有迹可循。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仍处于负重前行的阶段,我们一定要把好三“关”,真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作者:唐圆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