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行”活动是弘扬法治精神、宣传法治文化的有效载体,也是培育法治人才以及青年参与法治建设的重要平台,自2008年开展以来,青年普法志愿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对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推进平安四川、法治四川建设起到重要作用。2020年,全省参加“基层行”活动的志愿者逾2万人,直接普法受众达600多万人次。今年的“基层行”活动将向面上延伸、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贴近,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企业、社区、学校和广大农村。(四川日报5月20日) 目前基层仍存在法律意识不够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部分村民文化程度不高,法律意识缺乏,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懂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甚至法制观念淡薄,导致各种矛盾纠纷和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是因为村干部的专业知识不够,导致不少村干部在调解民事纠纷和处理村级社会事务的时候,因法律宣传不够到位,出现民事纠纷扩大和无序上访事件。 邓勇强调,广大青年普法志愿者要自觉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基层普法工作是推动依法治理的需要,同时也需要在依法治理中得到夯实。对此,我们要有深刻认识。一方面,做好基层普法工作,大力提升基层干部和公务员队伍的法律素养,大范围提升人民群众的法律知识和尊法习惯,对实现依法治理来说,是一项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和深远意义的重大工作。另一方面,各级人民政府,尤其是基层治理机构及其领导干部,要坚决有效的贯彻依法治理路线,要始终做到依法办事,要让老百姓在每一件关乎切身利益的事情中体会到法律的实用价值、正义和尊严,这才有可能使普法工作、普法成果深入人心,逐步形成浓厚的法治文化。最后,普法工作要讲究方式方法,做到因地制宜,枯燥的法律知识并不能使老百姓铭记于心,要从身边做起,通过人们熟知的事情出发,通过典型案例结合宣传,才能让普法工作在基层中得到更好的推广。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坚持依法治理,要大力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为此,我们要大力推进基层普法工作,要让法律深入人心,更要其流行于广大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高宇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