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要求,目前大部分地方,已向重点乡村下派了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接下来,如何管好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确保下得去、融得进、干得好,全身心投入乡村振兴伟大事业中去,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首要任务。 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凝聚着党中央的殷殷关切,承载着乡村振兴的期盼,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工作队要“身驻”更要“心驻”,“身驻”是前提,“心驻”是关键。“身驻”解决的是“在岗”问题,“心驻”解决的是“在状态”问题。如果“身驻”而不“心驻”,把自己当“旁观者”“身在曹营心在汉”,或者把“派驻村”当成“度假村”,就可能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只有身心皆驻,洗去脸上的“官颜灰”,除去身上的“机关病”,甩掉工作上的“花架子”,摒弃功利思想、克服浮躁情绪,带着情怀下去、带着情感下去,才能真正扎根农村、融入农村,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下去后,虽然岗位变了、职责变了、环境变了,但为百姓做事的想法不能变。要尽快进入角色,有序做好工作交接,确保事情人人干、工作不断档。要尽快熟悉政策、村情、户情,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尽快克服“水土不服”问题。要聚焦“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等重点任务,传承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敢挑“最重担子”、敢啃“最硬骨头”、敢接“最烫山芋”,主动发挥自身的知识优势和技能特长,与村“两委”拧成“一股绳”,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干出成绩、干出实效,以驻村工作实效践行初心使命、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做新时代真正的“劲草”“真金”。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驻村干部不能“一派了之”、不能“两头脱管”,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确保“个个管用”“人人在状态”。要严格落实考勤、请假、报备等制度,杜绝人在心不在、名在人不在、时在时不在等问题。要加强培训,既讲政策,又教方法,提高政策运用、转化和落实能力。在落实好工作经费、食宿补助、意外伤害保险、体检、安全保障等基础上,要加强跟踪管理,帮助驻村工作队员解决好家属就业就医、子女就学等后顾之忧。提拔使用、晋升职级、评聘职称、评先评优等方面优先考虑驻村工作队员,激励他们在乡村振兴一线积极发挥作用,干事创业,奋发有为。(张颖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