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村越来越多的小别墅林立而起,似乎我们离城镇化的发展更近一步了。然而部分村庄空心化、农户空巢化、农民老龄化等问题日趋凸显。 笔者认为,大家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上述问题的本质还是城乡资源配置不平衡、农村留不住人。要想乡村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关建要留得住人,引得进人,能干事,可发展,从而推动农村现代化。 农村要留得住人,关建要完善配套设施,补足优质公共资源的短缺。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道路硬化率,水利项目建设,扩大通讯信号覆盖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水平;要加大教育、医疗资源的投入力度,引入师资、医疗人才,提高农村地区教育、医疗水平,解决资源紧缺,供需不平衡,破除上学难、就医难问题;要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做好休闲娱乐活动场所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文化活动载体,以满足现代人精神文明需求。只有能享受到同等城市的公共服务资源、服务,乡村才能留得住人,安心在当地发展生产。 要留得住人,还需筑牢经济发展基础,扩宽发展途径。农村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后劲,有城市没有的资源稀缺性。随着发展方式的多样化,乡村可以挖掘自身特色亮点优势,以独特优势吸引优质要素资源回农村促经济社会发展。各地要结合自身独特的自然、气候、资源等优势,立足发展定位,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吸引大批优秀的企业到当地,既为当地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带动当地农户、贫户及周边农户增收,又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纵深推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从近年来“农村热”的现象我们不难发现,乡村的稀缺性日益显现,良好的生态环境益显重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突出环境优势是乡村发展的大助力。坚持绿色可持续化发展,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大搞开发,坚持以人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基本内涵,统筹规划,推动农村健康有序化发展。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当地群众环保意识、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家乡发展的队伍中,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和生态资源价值,巩固和发展乡村生态优势,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发展模式,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刘冰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