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各项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基础性、战略性任务,这不仅关系干部个人成长,更关系一个地方长远的发展,这个群体具有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学历层次相对较高等优势和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笔者发现,在工作中少数年轻干部存在心气浮躁,“为”与“不为”全凭心情好坏,干好邀功请赏、干坏找客观原因,丝毫不反思、不自责;有的不爱学、不真学,整天耍“嘴皮子”,唱功比干功好,或是大打勤奋牌,通宵达旦成天忙成一团,存在感刷了一大波,工作丝毫不见成效;还有的拨一下动一下,从不认真思考问题,常规工作按部就班无创新突破,突发事件心中无数、没招没谱,能力与岗位不匹配。 树牢干事创业的责任感。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年轻干部在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不言而喻,每一个年轻干部都应认识到自身的成长关系地方的发展,要摒弃“我的成长与旁人无关”的错误思想,把心思放在我要干事、能够干成事上,少些浮躁多点踏实,要忙着干而不是忙着“唱”,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发挥特长优势,科学地找准定位,树牢“不为即有过”“不干愧疚自责”的观念,以“不负韶华、只争朝夕”的姿态磨炼自己,才能不辜负组织培养,在火热的实践中成长为栋梁之材。 提升匹配工作岗位的能力。一些年轻干部成天坚守岗位、加班加点,想要干事却找不到头绪,看上去忙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却不见工作成效和成绩,遇到复杂问题、突发事件两眼抓瞎,这些现象实则是能力与岗位不匹配。在组织培养的过程中,当注重把年轻干部放在艰苦环境、吃劲岗位上,放在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注重安排经验丰富的前辈帮带,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让年轻干部在“传帮带”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年轻干部也当想尽办法弥补不足、提升自我,端正学习态度和工作态度,避免碌碌无为“不爱学”、装点门面“不真学”、急功近利“不深学”、借口工作繁忙“不愿学”等现象,通过学习前辈处理复杂局面的方式方法、学习任劳任怨的品质作风,才能在不断的干事创业中磨出真功夫、练出真本领。 倡导正确的识人观念。干事创业过程中,不会一直风平浪静,不会始终一马平川,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所走的“弯路”和所犯的“毛病”,应该区别看待和容错纠错,树立正确的评价和识人观念,不看年轻干部多忙多会讲,要看年轻干部干成多少事、成效多好,把“假作为、假成效”“假忙碌、假汇报”和“真作为、慢成效”等情形一一区分开来。(王俊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