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87|回复: 0

新发展阶段,如何实现县域现代化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354

主题

1

回帖

184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1845
发表于 2021-5-10 15: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郡县治,天下安。”在新发展阶段,县域现代化的进度和质量, 直接决定了国家现代化的进度和质量。如何推进县域现代化、尤其是农业农村现代化,谈以下几点思考。
     一、坚持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县级行政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空间单元,既有城镇也有乡村,既有工业也有农业。推进县域现代化,应将城乡融合发展作为重要切入点,统筹县域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城镇开发、村落发展等空间布局, 消除城乡分割、突破行政边界、实现生活同质。应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对乡村的辐射作用和对农民工的吸附效应,将有条件的县城培育成为具有地域特色和生活舒适的现代化小城市。发挥小城镇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独特作用,将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区域中心,积极推进扩权强镇,规划建设一批产业基础深厚、聚集功能显著、服务设施齐全的重点镇。加快编制村庄发展规划,完善细化村庄分类,按照立足未来发展、尊重农民意愿、传承传统特色的原则,建设风光秀美、生态宜居、生活便利的村庄。通过县乡村功能衔接,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工农关系。
     二、发挥比较优势推动县域特色发展。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既给县域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也给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各地应找准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把自身的优势和潜能充分释放出来。应立足本地优势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承接产业转移,布局特色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体系,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工制造基地、特色产业集群, 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推动价值增值。适应城乡居民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推动农业提档升级、市场细分、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营养健康价值和风味特质。充分发挥我国农业气候类型多样、地理环境多元、物种资源丰富的优势,选育具有特定地域适应性的优良品种,增强各地农产品的唯一性、差异性、辨识度、美誉度。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和乡村的多元价值,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健康养老等新产业,积极培育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推动乡村经济高端化、多元化、特色化发展。
    三、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县域现代化,主体任务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首次把农业现代化拓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应该看到, 过去一个时期,在解决吃饭问题的现实压力下,我国农业现代化推进较快。但对农村现代化重视不够, 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治理体系等相对滞后,其中一些领域甚至相当薄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 就没有县域现代化,也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必须在继续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同时,下更大功夫推进农村现代化。要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切实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适应农村现代生产生活的更高要求,不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的质量等级和便利程度。坚持县域内城乡基础设施一体规划、一体设计、一体建设、一体运营、一体管护,持续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将农村融入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社会生活体系之内。进一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城乡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双向开放、无缝对接,缩小城乡在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领域的差距。继续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深入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和美丽庭院示范创建活动。
    四、以深化改革激发县域发展活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从根本上说应归因于体制机制障碍,特别是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不健全。应紧紧抓住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这个关键,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 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应完善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政策,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根据乡村休闲观光等产业分散布局的实际需要,探索灵活多样的供地新方式;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的具体实现形式,为保障进城农民宅基地权益和下乡市民居住需求提供市场化通道;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立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缩小土地征收范围,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用地范围,建立土地征收目录和公共利益用地认定机制。在劳动力和人才制度改革方面,应推动在县域就业的农民工就地市民化, 增加适应进城农民刚性需求的住房供给,解决好随迁子女入园难、就学难问题;建立健全县域本土人才培养机制、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激励机制,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吸引各类人才投身县域发展。在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应发挥财政投入引领作用,支持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振兴基金,撬动金融资本、社会力量参与,重点支持乡村产业发展;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加大对机构法人在县域、业务在县域的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
    五、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县域现代化。各地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不尽相同,在推进县域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东部地区大部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有条件率先基本实现县域现代化,应在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中西部地区大部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 必须加快发展步伐。部分县域刚刚实现脱贫摘帽,发展基础薄弱,应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向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即使在同一个县域内,发展不平衡问题也仍然突出,同样要针对不同类型乡镇、村庄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陈开麟)





上一篇:乡村振兴的时代秘钥
下一篇:加大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中共怀远县委组织部 陈开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7-8 04:06 , Processed in 0.266066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