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15|回复: 0

乡村振兴——“更新”才会更“兴”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1

主题

1

回帖

2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3
发表于 2021-4-1 10: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人云“:苟日新,日日新时代在变,万事万物都需要进化发展。只有不断更新、创新,才能不落窠臼、不断进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提出新要求。产业是第一前提;人才是第一资源,文化是第一动力。因此,只有重视产业经济创新、人才流向更新、传统文化革新,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乡村振兴需要产业的“更新”。作为农业系统中一名干部,在这两年扎根基层、扎根农村的工作过程中,深刻理解到“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这句话。产业是人才回流、乡村环境改善的基础。产业兴则百事兴,产业衰则百事哀。然而我国总体上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产业化进程缓慢,仍然没有跳出小规模、低水平、传统粗放生产方式,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低,生产效率低下。这就要求各地政府要充分挖掘乡村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龙头产业;同时,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断向产业上下游拓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产业除了要“精细化耕作”外,更要重视产业多元、交融化发展,让乡村产业呈现出不同的“排列组合”,展现出更多的潜质与可能。
    乡村振兴也需要才”的更新人才是第一资源,要让年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离不开多方共同发力,综合施策。根本是打破振兴人才瓶颈的制约,畅通人才渠道。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乡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大量流向城市,乡村人口结构老龄化严重,乡村人力资本缺失。面对乡村人才困境,应以国家政策为主导,县级政府为舵手,乡镇党委为先头兵,村委会为牵线人,以发展的眼光、开放、包容的态度去挖掘、引导、协助乡村本土和外地的有志振兴乡村的人才,达到筑巢引凤的效果,畅通智力人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下乡谋振兴通道,造就乡村本土振兴人才,聚集天下振兴人才。同时要调动参与乡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做到听民意、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人是万物的尺度,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唯有做好的更新,方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乡村振兴也离不开文化的“更新”。广袤的乡土大地是文化起源的沃土,农耕文化孕育出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乡村文化积淀了中国悠久的文化。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文化不可缺失,要建立乡村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培育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传播方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着力推动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展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铸就乡风文明、精神文明的“根”与“魂”,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为推动乡村振兴汇集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时代在变,万事万物都需要进化发展。依靠创新的力量,树立发展新思维、发展经济新产业、注入人才新活力、挖掘文化新精华,定能让乡村更“兴”
    (作者:飞鱼)





上一篇:保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
下一篇:学党史,忆先辈,希望在前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7-5 20:06 , Processed in 0.166181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