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站在新的起点,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央广网/3月14日) 习近平总书记就“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强调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这点明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需要把握的准则,唯有如此,才能让中国乡村保持千姿百态,百花齐放,满园春色。 一是规划要多元,洋专家和土专家要结合,要把土观念融合进去。规划必须先自下而上、然后再自上而下,两相结合。 二是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必须干部群众齐参与,要发挥群众的创造力。三是要走出‘包装’怪圈,变‘包装’为修复。四是要把传统文化凸显出来。五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避免猛赶工期、一哄而上。”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事关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乡村振兴承载着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承载着民族复兴的共同梦想。“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现农业农村进一步发展建设,全力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实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面貌变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生活更加美丽,农民富裕富足,才能更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陈弘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