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玉不琢不成器。”农户为了让庄稼生长得更好,往往在庄稼生长到一定时期内,就会为庄稼“墩墩苗”,促进其根系发育,提高后期的抗逆能力。干部成长过程也是如此,年轻干部大多拥有高学历、思维比较敏捷、易接受新鲜事物、做事有朝气有干劲,不足的是缺少基层工作经验,欠缺敢于担当、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年轻干部要尽快地成长起来,就必须多在基层一线“墩墩苗”,了解民情、增长本领、磨练意志、汲取力量。 多墩苗才能炼人才。一个人能走多远,心的志向决定脚的方向。基层一线,是年轻干部磨练意志、增长本领最好的熔炉。“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一个人在年轻时多到基层一线锤炼摔打,多到群众中间经风雨、见世面,才能练就过硬的业务本领,扎实的工作作风,才能塑造出远大的志向,稳步向前,行稳致远,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多墩苗才能接地气。从学校到机关,有些年轻干部缺乏到基层工作的经验,处理问题往往存在着凭想象办事,拍脑门决策的情况,办事天马行空,不接地气。“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拔于卒伍”。基层是年轻干部成长的摇篮,它有着成长成才最好的土壤。年轻干部多到基层一线培养锻炼,让双脚多占点“泥土”,多接点地气,才能想群众之所想,思群众之所思,谋划工作才能更多些思路,更贴合实际。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基层的历练与成长,是最丰富的人情世故、最真实的苦乐忧欢、最生动的教学案例。年轻干部要学习“毛竹精神”,先“扎下去”,植根基层,了解社会,读懂国情,再“冒出来”,人生才会更精彩,事业才会有牢固的根基。把年轻干部放到基层一线“墩墩苗”,让他们多经受一些困难的砥砺、风雨的考验,才能真正锤炼意志、磨砺品质、增长才干,从而推动年轻干部健康成长、逐梦前行。 (作者:梁菁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