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区畅通信息渠道,发挥好“四位一体”举报平台作用;规范工作流程,严格把握登记、受理、交办、督办、审查、答复、回访、存档等基本环节;加大核查力度,及时查办举报件,协调纪检等相关部门对涉及单位、人员进行调查。聚焦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申报易漏易错点和上年度漏报瞒报人员,对信息的完整性、规范性进行审核把关。”(2.1,中国组织人事报) 考识干部重在方式方法,要通过个别谈话、调研走访、民主测评等形式,结合年度考核、任职考核、换届调研等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治表现集中进行考核了解,坚决破除“不到年底不考核、不提拔不考核、不换届不考核”的老把式和过场式的“假把式”。要加强分析研判,多观“足迹”、少看“痕迹”,多观“百姓缘”、少看“表面光”,做到一双眼看清、一把尺量准、一碗水端平。只有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接触干部,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了解干部,以事察人,知事识人,才能发现负重前行、敢于担当、善作善成的好干部,切实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扎实推进干部考核的常态化、精准化、灵活化。 按照德才兼备原则,将政治素质好、学历层次高、综合能力强、奉献意识强作为选用干部的主要原则,公开选调,好中选优、优中选优,将优秀合适的人才选拔到关键岗位上来,始终保持干部队伍合理的年龄、文化结构,切实奠定干部队伍良好整体素质的基础。建立内部择优提拔任用制度。对那些能力强、有本事、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不论资历长短、年龄大小、级别高低一律优先提拔重用。三是加强干部后备力量储备。加大后备干部跟踪培养力度,通过常态化教育管理,确保干部选用不脱节、跟得上。 想要通过考核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就要不断完善考核制度,突出目标导向,拉出正反“两面”清单,让能干事、干成事的“亮亮相”,让不想干、干不成的“出出丑”。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落实整改,推动负面的“问题清单”向正面的“成效清单”转化。对于考核结果,也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举,双管齐下,精准识别、动态管理,让考核成为促进工作提升的“强劲动力”。(作者:罗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