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势而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代表委员表示,要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2021年03月05日 人民日报)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要内容。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必由之路。每一个农村工作者都要以实际行动,乘势而上,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确保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构建新发展格局,稳住农业基本盘。乡村振兴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扎实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弱项,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 重实规划强产业,抓好党建培人才。学科规划是乡村振兴的前提,要尊重农民意愿,多听取农民意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做大做强乡村产业,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发动机”,要持续抓党建,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落实好返乡、下乡创新创业政策,鼓励和支持人才到农村去,加大乡土人才培养力度,让乡村涌现出更多的“领头雁”。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乡村振兴战略上来,拿出更加有力、更加有效、更加务实的举措,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尽快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确保“三农”工作落到实处,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达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作者:肖长龙 单位:绵阳市游仙区教育和体育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