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历经百年风雨,初心从未改变;迈向复兴征程,使命时刻在肩。回首千年的努力,这里面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守初心担使命的生动实践;回首八年的奋战,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勠力同心的必然。回首,不是让我们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是要让我们牢记那些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路上的英雄,要让我们学习脱贫攻坚智慧,如“十八洞村”“西海固”等这些具有典型代表地方的典型经验,让我们能够继往开来,带上坚定的信念、信心、勇气,踏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这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时刻响彻在我们的耳畔,这是激励我们奋进的“号角”,让我们能够保持奋进的定力,一往无前,在广袤的乡村,推动“三农”工作,奏响群众更幸福生活的“奋进曲”。 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用理想信仰火炬照亮逐梦的新征程。懂得在路上“回头”,才能让我们不断反思,不断进步,坚定正确的方向,不错过沿途的美景。“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回头看来路,就是要让我们秉承初心使命,让我们理想信仰的火炬越燃越旺,才能让我们不断地筑牢精神的底座,夯实理论的根基,能够在追梦逐梦的前行道路上,保持“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淡定和从容,迎接前行道路上的新挑战。 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以非常之功谱写乡村振兴的新功绩。面对脱贫攻坚这项非常之事,我们使出了非常之策、非常之力,以非常之功取得了非常之效。从大水漫灌式的脱贫之法到精准滴灌的脱贫之策,一个策略的改变,按下的是脱贫攻坚的“加速键”,带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地方传来脱贫摘帽的“好声音”。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要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准“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尤其需要我们在新形势下,明确新要求,以系统思维、精准用力、科学部署,才能谱写乡村振兴的新功绩。 弘扬脱贫攻坚精神,聚焦人民期待谱写乡村振兴新答卷。“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不难看出,乡村振兴并不是某一方面的振兴,而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尤其需要树立全局思维,要站在国家战略布局的高度,要在乡村振兴的广度、深度上着力,更需要紧扣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心,聚焦人民期待,实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人民群众新时期愿望同频共振,才能更好地解决农民农业农村问题,以“三农”工作实效铺陈小康成色。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全面乡村振兴的“进行曲”已经奏响,我们要当好新时期伟大事业的“答卷人”,尤其需要坚定必胜信念,以“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须有我”的担当精神,自觉地融入到时代的发展大潮中,持之以恒,以高质量的“三农”发展,推动高质量的国家发展。(文/婧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