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山归雁 于 2021-3-3 17:19 编辑
今年3月1日,以培训优秀年轻干部为主要任务的中青班如约开班,总书记也如约而至。他在开班式上开宗明义: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出自共产党员网) 诸葛亮在《诫子书》提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其中俭以养德,指的就是俭朴以淳养品德。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务必狠刹奢靡之风、浪费之风。这就要求我们注重点滴养成,躬身作为,从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做起,把勤俭节约理念贯穿到吃、穿、住、用、行等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 从思想上,认清俭字“传家宝”。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提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从节俭到奢侈容易,从奢侈到节俭困难,习惯了大手大脚花钱的人,再约束自己节俭是很难的。所以说,我们有节俭习惯的人要继续保持好,松懈了,养成了奢靡的习惯,再想回到节俭就很难了,这一过程要花很大的自我约束才能达到。现代社会物质非常丰富,形成奢靡之风可以说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社会的奢靡之风一旦形成,再回到节俭,难度就非常大。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从思想上认识勤俭节约的重要性,杜绝不良习惯影响生活。 在奋斗路上,用好俭字“传家宝”。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宝贵财富。从小小红船到逼仄窑洞,从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到披荆斩棘的改革开放之路,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并发展壮大起来的。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尽管生活条件逐渐向好,但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去奢求俭、勤而求进,要守好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个“传家宝”。节约不仅是私德,还是公德,古人云“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己越来越大的消费欲望,走捷径,投机取巧,赚快钱,目光短浅,被眼前利益蒙蔽双眼;有些人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最终危害他人、危害家庭。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谨记奢靡的危害,抵制奢靡之风,崇尚节俭,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安定,个人生活才会少很多不必要的不安情绪。 在行动上,传承好俭字“传家宝”。党的百年,是奋斗的一百年,是勤俭为民的一百年,今后,我们依然行进在奋斗路上,务必将“俭”字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共产党人把“俭”视为传家宝,因为它本身是一种道德情操,一种保持廉洁、自觉抵御腐朽没落思想的精神武器。一个人的生活作风像一面镜子,反射的是一个人的道德理想和思想境界。要坚持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作为家训,影响家人的言行举止。平常工作生活中,离开办公室要关灯、关电脑;打印文件的时候要双面打印;食堂吃饭要按食量取用,虽然这些只是日常中的小小习惯,能培养我们安定的心性,培养良好的品德,能让我们的行为有度。(文/徐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