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肉球小黑仔 于 2021-3-2 11:05 编辑
目前,各地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开展基层换届工作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扬基层民主、弘扬法治精神的过程,也为“十四五”规划在农村落地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新当选的村(社区)班子成员代表的是群众的心声、是百姓的期盼,要以服务人民为宗旨,积极开展工作,守住“烟火气”,发挥出基层换届的强大“后驱力”。 “家长里短”记得牢,争做基层“知情人”。群众信服的村(社区)干部是对民情、民意应知尽知的“家里人”。群众来办事要讲得清政策,走村入户要叫得出名字,解决问题要抓得住重点。发挥基层换届“后驱力”,党员干部要扎进泥土中,把村(社区)当成自己的家,尽快熟悉各项“家务”,小到户籍概况,大到本地发展,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多渠道收集信息,自觉融入新的大家庭,讲好履职第一课,当好基层“百事通”,成为事事了然于心的“知情人”。 “土味情话”说得好,争做基层“热心人”。村(社区)干部的好口才,不在于能讲多大的政策,唱多响亮的口号,摆多长远的目标,而在于能不能将话说进群众的心坎里。发挥基层换届“后驱力”,新上任的“两委”班子成员,要牢牢把握联系群众这一关键点,与群众讲息息相关的身边事,解读实实在在的好政策,宣传平平凡凡的榜样人,多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做到广接“地气”。用最贴心、最真诚的“土味情话”,与老乡打成一片,成为细致入微的“热心人”。 “田间地头”跑得快,争做基层“当家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换届选举的目标在于选拔符合新时代新发展阶段要求,团结带领群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创造美好生活的领头人。新晋“两委”班子成员要学会做“发展式”干部,多看、多听、多学、多做事,因需、因人、因村、善施策,常常奔走在田间地头,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谋划群众温饱、扩宽村级发展路子,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坚持“脚踏留痕”,撸起袖子将各项工作干出成绩,成为踏实肯干的“当家人”。 “纪律红线”守得严,争做基层“规矩人”。群众称赞的“管家婆”“管家公”,是把得稳方向、守得住规矩、量的好尺度的廉洁干部。“两委”班子成员看似官位小,实则与群众切身利益最相关、最要紧,出了差错、乱了纪律对群众伤害也最直接、最具体。换届选出的村(社区)班子成员,代表的是群众的呼声,要严格把握纪律红线,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做到重大事项积极征求意见,村务、党务及时公开,守住公正廉洁之风,成为刚正不阿的“规矩人”。 新班子、新作为、新气象,发挥基层换届工作内生动力,需要村(社区)干部在新的岗位上干实事、出成绩,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组织保障。
作者:吴思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