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应有一代接着一代干的思想准备 “乡村振兴也是一代接着一代干”。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党委书记、全国人大代表陶勋花在今年“两会”之前如是说。 前无古人的脱贫攻坚实际上一直持续进行了几十年,党的十八大以来,领导力量更坚强有力,资金扶持力度更大,十九大提出把精准脱贫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进行全面部署,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聚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举全党全国之力按照路线图和时间表实现全面脱贫的历史性任务。 在这期间,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鲜红的党旗始终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高高飘扬。扶贫干部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乡村振兴战略中,党员干部必须作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乡村振兴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几年时间短期内完成,也可能是比较漫长的。因此,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扶贫攻坚战总结的战略战术还要继续运用,扶贫攻坚战的精神还要再坚持,还要更加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带领脱贫群众继续在乡村振兴之路上拼搏奋斗, 江山代有才人出。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才,发掘培训使用乡土人才,引进热爱农村农业的科技人才,吸引返乡创业农民工,解决农民就地就业问题,要让村民们留得下来,有工打、有收入、稳就业、稳增收。 众人划桨开大船。实施乡村振兴还必须坚持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参与性,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引导教育群众不能吃老本,脱贫之后还要继续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向前看,往前走,接着干。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成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 “路漫漫其修远兮”。乡村振兴战略宏伟壮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重道远,需要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代接着一代干。 (作者:谢忠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