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并由此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它有助于我们找到更适自己的学习与工作方式,从而让自己的内在得以提升。情绪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良好的情绪是我们处押人际关系的基本保障;是我们正常发挥自身实力的钥匙:是我们走向成功的指路灯。良好的情绪可以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帆风顺, 那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则望得无方重要,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我们正值青春年华,一腔热血,是我们控制情绪,还是让情绪左右我们,这个课题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都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我们一直都在寻找管理情绪的方法,以及证明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我们渴望从中获益,所以不要怀疑自己的判断,正确地管控好自己的情绪确实是应对各种人生难题的一剂良药。 大学生处于由学校到社会的转折期,在心理发展方面还未完全成熟,在面对学业、感情、交友、就业等问题时往往比较敏感,情绪波动较大,常常会出现沮丧、失落、焦虑、空虚、自卑、易怒等负面情绪,且很容易陷人情绪困扰,造成心情不愉快、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做出一些冲动失控的举动,丧失理性。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到同学们的身心健康,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影响他们的未来。 情绪也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联。现代医学认为人类的大部分疾病都与情绪有关,“如果我们经常处于消极或紧张的情绪状态之中,就可能使体内器官和组织陷于不正常的活动状态,久而久之造成心理、生理的紊乱”,如容易激动、脾气暴躁的人就容易患高血压等疾病。激动时会有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瞳礼变大、胃肠蠕动减弱,心跳加快,血管收缩、面部潮红等变化。所以管理好我们的情绪至关重要,让我们的情绪得到合理的宣泄将是我们门身体健康的保证,更是打造美好生活的续航动力。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个积极向上,健康用光的大学生是我们成功迈向社会的第一步。
情绪管理的本质其实就是:在理解和完全接纳自己情绪的前提下,能够用理性去思考和控制自己的行动。
谈到情绪管理时,人们往往有两个很深的误解。
第一,情绪管理基本只是「负面」情绪的管理。
人们只有在产生焦虑,愤怒,躁狂等情绪时才会想到需要管理自己的情绪。
实际上欢欣和愤怒是情绪的一-体两面,你要管理的是你自身情绪这一整体系统。
你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狂喜,那你同样也控制不了自己的狂怒
第二,情绪管理就等同于情绪「压制」。
有不少的人将情绪管理理解为怎样将自己的情绪给“压"住。,
有不在少数的人找我咨询情绪问题时他们希望我能够告诉他:当他们愤怒的时候怎样才能不愤怒,当他们悲伤的时候怎样才能不悲伤,当他们焦虑的时候怎样才能不焦虑。
他们想要得到的是一种外在的、可以将他们自身的情绪“打败”的力量。
或是希望能够有一-种方法将他们的情绪消除。
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只要让情绪消失,或是将情绪死死的摁在地.上,情绪就能够乖乖听话了。但实际上情绪管理即如同治水,水非无根,自然不可能凭空消失;水不可堵,愈堵愈生灾祸。情绪既然存在,那么在它存在的时候我们就没有任何的办法让它消失;情绪系统是人体生理系统与认知系统交叉结合的一部分,你无法压制它,你也不可能“堵”住它。
所有被你拒绝、逃避、压抑的情绪最终都会在到达你情绪抑制的阈限时,以更加猛烈和具有破坏性的方式爆发出来。所以我在-开始就说:情绪管理的本质其实是在理解和完全接纳自己情绪的前提下,依旧能够用理性去思考和控制自己的行动。
情绪不会消失,也无法被压制,你必须理解和接纳它;同时在你不管有多么大的情绪,不管你感性层面.上多么的激动,多么的希望能够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出去,你依然要用你的理智去思考和应对问题。注意,这里不是你用理性「压制」了 你的情绪,而是在最根本的层面上情绪就已经无法去影响你的决断和选择。
你已经意识到了在最本质的层面.上你的一-切行动和选择只会由你的理智来决断,所以,就等同于你切断了你的「情绪系统」对你的思考和选择的影响权限。
由此我们才能够达成之所以要做情绪管理的最根本的目的:不让情绪影响到决策。 情绪管理的最根本的目的是不让情绪影响到决策,这句话同时也意味着:学习情绪管理不是为了让你可以逃避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不是为了让你能够在“你觉得自己不应该产生情绪的场合与情境中”就能不再产生情绪。
我相信还是有不少人想管理自己的情绪的初衷其实是想逃避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他们学习情绪管理本质的目的其实并不是对「情绪」的管理,他们其实是不想面对负面的情绪所带给他们的那些如焦虑、不安、恐慌等不好的「感受」。
所以在这里我们需要澄清这一-点:无论你产生了多么「糟糕」的情绪,情绪本身都不是问题。
因为情绪系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你的各种情绪都是且只是你自身各种内在反应的一个信号。所以真正困扰你的、真正令你觉得糟糕的不是你的「情绪」,而是情绪带给你的感受,和你对情绪负面的理解。 下面说两个故事 一:一条蛇进入了一家木工店,当它爬到角落时,它穿过了锯子,伤了一点。这时它转过身去,咬住了锯子,把自己的嘴弄伤了。
然后,它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以为是锯子攻击他。于是就在锯子周围打滚,企图用它的整个身体把锯子弄到窒息。
当它用了所有的力量,不幸发生了,蛇最终还是被锯子锯死了!
再来看另一个故事:
“老板骂了员工小王,小王很生气,回家就跟妻子吵了一架。妻子觉得窝火,正好儿子回家晚了,“啪”就给了儿子一耳光;儿子捂着脸,看见自家的猫就给它狠狠一脚;那猫就冲到了外面街上,正遇上街上的一辆车,司机为了避让猫,竟把旁边的一个小孩给压死了。而孩子是老板唯一的儿子。由此可以看出不良情绪是可以传染的,也就是说不良的情绪也是一种污染。
这就是心理学上典型的踢猫效应。
这两个故事似乎都有点夸张,但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愤怒、发火、负面情绪解决不了问题,甚至有时会把自己带进黑洞。要么伤人,要么伤己。
于是有人说:我们应该学会控制情绪、学会放下!
万物皆有情,唯人最丰富。道理听起来没错,曾经我也是这么认为:我们应该做情绪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但最近,我对“控制情绪”这一说法有了改观。因为“控制”这个词,已经把情绪放在了对立面,控制情绪听起来更像敌对的状态。
然而,如果我们把情绪当做邮差,设想每次出现负面情绪,就像是它来给我们送信,那么我们的心态会不会更平和一些呢?
比如,一个人很焦虑。如果他总认为焦虑的自己很没用,很失败,总是想方设法地控制自己不焦虑,那结果很有可能适得其反。
事实上,我们好像习惯于把高兴、喜悦、兴奋这些情绪称为积极情绪,把悲愤、伤心、痛哭当做负面情绪。
但其实,情绪本身是一种能量,并没有正负之分。反过来,因为情绪是能量,所以它是可以转换的。 后来在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刚踩到泥巴的鞋子,不管你怎么努力泥巴都很难彻底地清除掉。但如果等到第二天,泥巴硬了自然也就很容易脱落了。
李泽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