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追逐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史、创业史和发展史。百年党史博大精深,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最好的营养剂。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党史作为必修课,在学习党史中守初心、担使命,在学习党史中汲取智慧、提高能力。(2月5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三会一课+常学”提活力。要严格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通过各类形式开展组织集中学习、集体诵读党章、重温入党誓词、交纳当月党费、落实组织生活等“规定动作”;要坚持开展基层组织民主生活会,支部书记要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让红脸出汗、咬耳扯袖落实到每一名党员,进一步凝聚人心,统一思想,强化政治站位;要牢固需求导向,针对基层党组织党员老龄化严重等情况,科学分析研判,开展“流动党课”,让党的声音成为基层党组织的“最强音”。 “主题党日+活学”促落实。以严格按制度落实、按规定组织,接地气、输血液、造细胞地开展富有新时代、新生活活力的组织生活;进一步鲜明奖励机制,不断激发广大党员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热情,树立凝神聚气观念,有效解决党员“精神缺钙”“行动乏力”的问题。积极推动“主题党日”与基层中心工作尤其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履行单位职责、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传统节庆日结合起来,实现组织生活与推动工作双促进,使党员对组织生活由“要我参加”变为“我要参加”“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农民夜校+实学”增实效。“农民夜校”是学习知识的“大课堂”。面对农村基层设施差,农民文化水平低,农业科技含量低等现实问题必须发挥好“农民夜校”干群沟通的“好桥梁”作用。通过举办“农民夜校”,宣传政策、调解纠纷、化解矛盾搭起干部和群众沟通的“桥梁”,增进干群感情。凸显“农民夜校”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主阵地”,其实把“农民夜校”建成了一个兼顾学习交流,商讨干事创业的“主阵地”。 作者:刘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