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76岁的老人,带领祖孙三代,拿出全部积蓄40来万元,在南泥湾家中自建了“红色文化展览馆”。她就是侯秀珍。(2月4日,人民日报) “我腿疼,腰疼,但嘴不疼,能讲故事。我讲的是红色故事。”在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镇南泥湾村的自家院里,坐在暖烘烘的热炕上,侯秀珍一见到记者就打趣。她头发花白仍然浓密,面颊红润,说起话来底气十足,“老人是上世纪20年代的党员。现在我的孙子都快入党了。跟着共产党,从我们家来说,也有100年了。好多干部说可以要政策,可我一分钱都不要。我就想自己办个展览馆,让全世界的人亲眼看看共产党有多好!”这是共产党员的坚守,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向侯秀珍致敬,以她为学习的榜样和标杆,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履职尽责,不怕困难、不畏惧风险,脚踏实地、勤奋努力,勇于担当责任,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追逐青春的梦想,在努力奋斗中诠释青春的激情! 新中国成立后,刘宝斋坚决要求回到南泥湾去。“他要守护这片土地。”侯秀珍说,刘宝斋给来南泥湾参观的人讲述三五九旅的故事。他还接待过很多外宾,把南泥湾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给全世界听。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广大党员干部要苦练本领、增长才干,不畏惧艰难险阻,敢于攻坚克难,用顽强奋斗的精神和努力拼搏的双手彰显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 从父辈开荒到后辈种树,南泥湾再次发生了巨变,林草覆盖率达87%。“过去为了解决温饱开荒,现在为了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栽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要把南泥湾精神世世代代传下去。”侯秀珍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们要传承“南泥湾精神”,扎扎实实做好每件事情,把接力棒一代一代传下去,始终牢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群众放在第一位,始终坚定理想信念,肩负起身上的责任与重担,练就勇于拼搏的“加速度”,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作者:廖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