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每个党员干部与生俱来的“天职”,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盼群众之所盼。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干部存在严重的“等靠要”思想,开展工作等着“被安排”,服务群众等着“上门来”,更有甚者,不仅下基层不主动,甚至对来访群众的诉求也是置之不理,能推就推,推不了就躲,实在躲不过就拖,严重损害党员干部队伍形象。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是落实上级政策的“关键一环”,直接影响到群众的获得感。 干部干部,“干”字是当头的,是第一位的。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谋福利,必须改变“坐等”的姿态。这就要求广大干部必须增强责任担当、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效。现实中,“坐等”不是为民服务应有的姿态,更不是一个党员干部应有的担当。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求党员干部本人加强党性修养、强化为民情怀、增强担当精神;其次,也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纳入干部日常考核考评,严肃追责问责,逗硬惩处,让为民不担当者、履职不尽责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要做一名合格的基层干部,既要干好上级的“规定动作”,也要有自己的“原创动作”。如果上级有安排,就要全力以赴抓落实。同时在工作中也要有创新精神,要向上级和群众交出合格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