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8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上半年全国共查处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3.6万余个,强调要坚决贯彻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着力清除基层消极腐败现象。如何科学精准靶向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值得我们积极探索。 一是大力整治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决策部署,相比于脱贫攻坚,工作对象、工作重点、政策要求及解决的主要矛盾均有所不同,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可以结合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对“三资”清理、基层民生项目等开展监督检查,整治不尊重规律、不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随意决策行为,聚焦乡村振兴领域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资密集、资源集中的项目和环节,整治数据造假、利用工程建设平台公司和公共资产管理搞腐败等问题。 二是切实纠治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损害群众切身利益,我们要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在更大范围内畅通群众监督渠道,整合基层监督力量,发挥好小微权力监督信息化平台作用,加大对基层干部和公职人员的监督约束力度。聚焦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保、乡村振兴等民生领域,同时立足实际,找准本地区群众反映强烈问题,进一步提高整治工作针对性;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热线成摆设、民生工程建而不用、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背后的腐败、责任、作风问题严肃查处,切实治理民生领域的各类“微腐败”。 三是深入推进常态化“打伞破网”。黑恶势力是社会毒瘤,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秩序,侵蚀党的执政根基,对黑恶案件背后腐败和“保护伞”问题要深挖严查,不断推动对各类黑恶势力的整治力度,形成“打伞破网”的常态化。纪检监察机关要推动有关地方和部门开展源头治理,严肃查处履职不力、疏于监管等问题,堵塞制度漏洞,铲除黑恶滋生土壤;着力纠正群众身边执法司法不作为、乱作为以及不公不廉等问题。同时进一步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持续释放对损害群众利益者零容忍的强烈信号。 作为一名基层纪检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廉洁教育和警示教育,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大力营造廉洁氛围,涵养清风正气,推动广大基层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同时基层工作要主动深入群众,顺应群众所思所盼,聚焦群众所急所忧,实打实办实事,努力做到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坚决纠正,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雷波县渡口镇纪委 刘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