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ozghvonp 于 2023-9-25 09:08 编辑
城市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共同体,社会的基本细胞。社区工作是政府工作和社会事务的基石,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也是政府和民众的沟通桥梁。社区工作者要以优良的服务惠及社区群众,以有效的综合治理确保社区的安全和稳定,以优美的 环境保证社区居民健康生活,以先进的 文化凝聚人心占领社区阵地,以良好的参与机制推动社区自治,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让居民根据自身诉求形成集体选择依法管理社区事务,使社区问题及时得到解决,促成和谐社区的构建。 一、背景·缘起 (一)居委会行政化,居民参与形式单一,渠道不通 区、街道、社区三级纵向式组织构建,上头大、下头小的组织设置和人员配备,导致社区在组织形式上的封闭性、机关化、行政化,致使社区居民往往是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动员、劝诱、说服下参与社区管理机构已形成决定的事项,比如开会听取居委会或街道有关本社区工作的通报、部署等。从而形成典型的权力精英主导模式,居民个人缺乏明显的主动权。它的直接后果是社区居民自治的自主性和内动力不足,成员参与率和参与的层次较低。 (二)居民需求日益多元化,管理服务有待进一步完善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不同的居民需求相差甚远,给开展社区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这就要求社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主动适应社会管理发展变化,建立健全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当前社区服务市场化程度不够,许多服务领域缺少服务标准、服务规程,多数服务产业化程度极低,个性化、多元化服务缺失,社区服务资源共享程度较低,服务设施闲置和服务设施不足的矛盾并存。 二、举措·机制 (一)政府方面 中国的社区自治还处于萌芽状态,需要政府的培育和引导。首先,政府要下放权力,赋予社区决策权、财务自主权、日常工作管理权等,使社区在本区域范围内成为治理主体;其次,政府需要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为社区自治建设提供政策、财力、物力支持,管理社区自治难以管理好的公共事务,不能任意将工作任务硬性转嫁给社区;再次,政府必须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以开展各种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居民的社区意识,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 (二)社区方面 1、开发好社区内资源,管理好杜区具体事务,维系好与楼组长、志愿者的关系,及时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 2、建立社区事务公开制、建议和质询制度,积极回应居民的质询,使社区事务处理的程序透明化。 3、要健全社区民主自治的主体组织,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在民主监督中的作用。 4、向政府表达社区成员的意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觉接受政府的行政管理和行政指导。从而使政府和社区自治组织形成合力,共同维护杜区公共利益和社区公共秩序,实现社区和谐。 5、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提高社区管理能力。 (三)居民方面 社区居民要积极、主动培养自己的参与意识。首先,居民必须认识到,每一个居民都是社区的主人,所以自己有权利也有义务参加到社区的各项工作中去。可以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如组建各类文体团队、举办多种社区活动、开展各色知识讲座等,培养独特的社区文化,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其次,政府和社区都需要畅通居民参与渠道,实行走访居民制度、居民代表会议制度等,听取居民的意见,使更多的居民群众参与社区自治。
三、创新·成效 (一)社区特色团队引领居民自治 调动激发居民的自主参与,才能构建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为了更好地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绿三社区遵循“组建团体—搭建平台—促进交往—产生议题—居民参与”的社区治理规律,组建党建引领下的“书墨香”自治团队。通过这一自治团队,草坪被踩踏裸露、楼道乱停车、建筑垃圾堆放点、污水管道、公共卫生、宠物扰民等。等问题都得到了妥善解决,带动了更多居民关注并参与社区治理。 (二)社区志愿者带动居民自治管理 以不断激发社区活力、提升培育居民自治载体的能力为目标,打造“志愿服务遍地开花的社区自治体系”,通过项目化、制度化运作,组建多支相对稳定、不断壮大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如卫生志愿者小队、联勤志愿者小队、独居老人志愿者小队等,打造贴近实际、广泛参与、普惠于民、切实有效的志愿服务,为社区自治打好组织基础。并且在志愿者的带动下,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自治管理,形成凝聚力,进一步发展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从而推动社区和谐发展。 (三)社区信息化管理推动居民自治 运用“社区云”平台,打造“线上线下”服务体系,各种便民服务、社区活动、议事项目,要使居民们在平台上一点就清楚。同时政府各项行政事务,养老、教育、就业等各种公共政策也要在平台上落地。 四、启示·展望 从长远来看,实行社区居民自治是必然的趋势和选择。社区作为社会的细胞,社区居民作为社区的主体,只有实行居民自治,保障居民们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选举出自己满意的居民代表,让居民通过居民会议来讨论决定自治区域内的所有大事,才能反映大多数居民的想法,避免居民的权利被僭越,达到民心顺畅,为维系社区的长久和谐提供必要的制度保证。
作者:蒋玉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