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习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以食为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当前,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长期不会改变。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如果我们端不稳自己的饭碗,就会受制于人。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因此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目标,就必须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与管理。 20年前,山东的莱阳农学院好不容易挖来了一位特聘研究研究员,然在他到学校报到的当晚就被几个职高生抢劫杀害。这位研究员是国际上研究大豆育种的顶级农学专家。学成之后放弃国外的优厚条件,毅然回到山东老家准备为祖国建设出一份力。他的离世直接影响了中国大豆领域的发展,也导致了中国在2003年至2004年的大豆风波中陷入危机。如果当初当地政府重视人才,为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研究环境,可能现在中国也就不用再进口美国的大豆,受美国的掣肘了。 农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和命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要稳住农业基本盘,让科技赋能农业发展。坚持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方向,大力发展种源农业、设施农业、智慧农业、品牌农业、订单农业,积极推进绿色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农业生产。推动人才下乡入村。积极培养发展引路人、产业带头人,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